渺渺楚天闊,秋水去無窮。兩淮不辨牛馬,輕浪舞回風。獨倚高臺一笑,圉圉②游魚來往,還戲此波中。危檻對千里,落日照澄空。
子非我,安知我,意真同。鵬飛鯤化何有,滄海漫沖融??靶Υ懴z老③,白首直鉤溪畔,歲晚忽衰翁。功業竟安在,徒自兆非熊④。
[注]①本詞作于1138年,詞人時年62歲,任建康知府。濠州觀魚臺相傳為《莊子•秋水》中莊子與惠子觀魚論辯之處。②圉圉:困而未舒貌。③磻溪遺老:指姜太公,傳說姜太公在磻溪垂釣時遇文王。④兆非熊:指明主將得賢臣的預兆。
(1)下面對這首詩的賞析,不正確的一項是
A.詞的開頭描寫了詞人身處高臺之上所見的秋水日暮之景,由遠及近,營造出廣闊渺遠的意境。
B.“輕浪舞回風”即“回風舞輕浪”,其中“舞”字用得極為巧妙,形象地寫出風掀江浪的情態。
C.上闋寫大江之中游魚戲水,不僅點題,同時也以魚寫人,表達詞人縱情山水的自在和快樂。
D.詞人化用了莊子的言和事來表達自己的心情,將典故與現實巧妙地結合在一起,筆法靈活。
(2)詞中運用姜太公的典故,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?
參考答案
(1)C.“表達詞人縱情山水的自在和快樂”賞析不正確,詞中沒有此意。
(2)①表達詞人英雄遲暮的落寞之情。姜太公晚年遇文王,得以一展抱負,而詞人晚年卻不被重用,只任地方官,自己的理想抱負無人能理解。
②表達詞人盡管年老仍盼望有所作為。姜太公即使年老仍能成就功業,詞人以姜太公自比,希望自己也能在晚年建功立業。
③表達詞人對自己虛度光陰的自嘲。姜太公把人生的大部分時間用于垂釣上,詞人借此反思自己此前安于虛度光陰,未能建功立業。
關鍵詞:閱讀答案